的学生都需住校以便充分参与及利用学校提供的中国语言和文化、社会公益创业及环境保护等项目。
常熟UWC共能容纳580名学生,包括140名IBDP预备班学生和440名两年制IBDP课程学生(每个年级220人)。 绝大多数学生通过UWC国家理事会的严格选拔,作为自己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来到常熟UWC生活、学习。学校按需求提供助学金,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能够拿到全额或部分助学金。此外,常熟UWC还直接选拔部分学生,选拔标准与国家理事会的标准相符。2019学年,常熟UWC共有来自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80名学生。
.LgSlideBox{float:left;margin:0 20px 20px 0} .list-paddingleft-2{padding:0 0 0 30px;} .list-paddingleft-2 li{list-style:disc;} .list-paddingleft-2 li p{margin-bottom:0;} @media screen and (max-width:768px){ .LgSlideBox{float:none;margin:20px auto;} }
常熟 - 我们的城市
常熟,简称“虞”,因“土壤膏沃,岁无水旱之灾”而得名“常熟”,位于上海市以西约110公里,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位置,北靠长江,西邻无锡,东接太仓,常驻人口约106万(2014年)属江苏省苏州市行政区域管辖的县级市。
有人类活动的考古证据可将常熟的历史追述至约公元前5,000年,而最早的文字记录始于约公元前1,100年,周部落领袖亶父欲传位于其三子季历及其孙伯昌(即周文王),长子太伯与次子仲雍为让贤而同避于勾吴。仲雍之墓为常熟当地可考历史最久远的葬墓,位于市中心虞山脚下。
纵观中国历史,自唐设立科举制度以来,常熟便以历朝历代源源不断的状元、贡生与进士而闻名。在当代中国,常熟先后为共和国培育了24名两院院士,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1名,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。
自然景观和文人骚客的墨迹与中国古建筑的完美融合,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。 受浓厚的儒家士大夫文化及学术传统的影响,常熟当地名胜多与文化息息相关。以常熟最著名的景点虞山为例,山体绵延纵横,南北宽6里,东西长约14里,古城墙由西南向东北横越山体而立,山顶筑有剑门阁,山间有寺庙四处(兴福、清凉、宝岩和慈海),山中有亭、泉、碑刻不计其数,环山四周则留有多处名人墨客长眠之处为后世瞻仰(如言子、仲雍和翁同龢等)。
常熟地处中纬度地区,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夏季宜炎热多雨天为主,冬季以寒冷雨天为主,春秋两季气候宜人,降水与日照平均。 最低平均温度为冬季零下三度,夏季三十八度。